來源:網絡
時間:2024-09-05
科學減災 依法應當
0512
2024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01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來歷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02
全國防災減災日圖標
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03
公司防范機制
公司貫徹落實“雙重預防”機制,堅持防范“三個到位”完善相關預案制度,堅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針落實落細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中:一是加強值班值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明確責任,確保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推進預報預警。完善極端天氣和重大風險研判預警機制,切實做到防范關口前移,提高預警預報的及時性和精準度。三是落實搶險隊伍和物資儲備。強化應急隊伍統一調度,提前預置力量和物資,切實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防范財產損失。四是強化信息報送。切實加強和規范重要險情災情報送機制,嚴格執行信息報送規定。持續做好保險防災減災和風險減量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