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4-10-22
《重慶日報》 2024.9.15 第四版
9月14日,市委六屆六次全會舉行。會議立足新的改革歷史方位和形勢任務,迭代升級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體系構架,引領全市上下錨定目標、銳意進取,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為全國改革大局貢獻更多重慶力量。
與會人員聚焦主題深入思考,充分討論,進一步增強了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信心決心。大家一致表示,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上來,在改革攻堅中積極作為,以釘釘子精神不折不扣狠抓改革落實。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
全會提出,全市上下要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
市委委員,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志杰說,全市經信系統將持續鞏固拓展工業發展良好態勢,圍繞“健全‘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展機制”這項集成式標志性重大改革,完善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擴鏈激勵機制,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升園區開發區畝均質效,提升招商引資質效。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以支柱產業為主陣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更好發揮工業“主引擎”作用,牽引帶動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臺階,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6%,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超過60%,培育產業創新綜合體30個,“專精特新”企業達到6000家。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高健說,市發改委將迭代完善改革推進體系,著力打造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改革成果。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鞏固拓展園區開發區改革突破成果,健全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制度和法治保障體系,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夯實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完善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培育內需體系。健全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健全新質生產力發展體制,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圍繞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打造以“五型”樞紐為引領的高能級樞紐,推動完善中老泰“三國三園”合作機制。健全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加快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推動重慶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健全新型城鎮化建設體制機制,健全“小縣大城”發展模式,深化“強村富民”綜合改革。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民生領域集成服務改革,健全“一老一幼”服務保障體系。
市委委員,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扈萬泰說,全市規劃自然資源系統將綜合集成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制度改革,著力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突出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鄉鎮單元劃分和村莊分類規劃治理,提高城鄉規建治融合水平。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探索實施土地組合供應、混合開發,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和產業園區用地空間化精準治理,發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平臺在優化空間布局、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提升國土空間數字治理實戰能力,加快建成國土空間數據綜合信息系統,推進實景三維重慶建設和“多規合一”專題圖,打造城市規劃統籌、產業用地智治等標志性場景應用,加快推進國土空間治理“大綜合一體化”,讓國土空間治理更宜居、更生態、更有韌性。
市委委員、璧山區委書記秦文敏說,璧山將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做大做強做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先進材料等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璧山機場啟動建設,高水平建設中新生命科技城。深化創新體制改革,推廣“產業研究院+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科技成果轉化路徑,暢通重慶中醫藥學院等高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渠道,加快打造國家級合成生物中試基地,建好用活重慶高新技術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法治璧山,推動鎮街職能體系和“141”基層智治體系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城市小區行政執法服務一體化機制。
市委委員、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說,永川將緊扣培育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化數字重慶建設和重點領域改革“雙輪驅動”,重點圍繞“三大一新”強化改革突破:圍繞構建大樞紐,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機制上強化改革突破;圍繞發展大產業,在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機制上強化改革突破;圍繞建設大城市,在創新推進新型城鎮化機制上強化改革突破;圍繞打造新腹地,在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上強化改革突破,努力爭創“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找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力點
全會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做到改革目標向問題聚焦、改革舉措向問題發力、改革效果由破解問題的成效來檢驗。
“改革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笔形瘑T、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說,江津將重點聚焦全力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著力構建大通道大樞紐大物流大產業聯動發展格局,提速高質量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加快構建以現代物流為基礎、加工制造業為核心、國際貿易服務為支撐的樞紐經濟體系,重點打造先進裝備成套基地、先進材料基地、現代物流及供應鏈服務業基地;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城鄉融合發展宜居宜業新高地、服務高品質生活新高地,科學謀劃改革舉措,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江津辨識度和影響力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市委委員、銅梁區委書記譚慶說,銅梁將實施國企市場化招商,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組建研究院公司和產業創新聯盟、全面提升“四鏈融合”“四側協同”水平,深化“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推動國資國企全面轉型發展。推進數字重慶建設,將區治理中心打造為實戰樞紐。擴面“巴岳農莊”強村富民綜合改革,全域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深化“巴川共坊”“銅心小院”建設,提升黨建統領基層智治水平。以改革攻堅破解難點堵點問題,形成一批具有辨識度的改革成果,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市委委員,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說,市國資系統將依靠改革不斷破除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更好發揮主力軍作用。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加快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推動國有企業功能重塑、優勢重塑、體制機制重塑。增強國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建立“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長效機制,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提升國資集中統一監管質效,增強與各有關管理部門的戰略協同,完善國有企業投資、財務、產權等監管體系,探索“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分類考核,實現“放活”與“管住”辯證統一。健全促進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服務國家戰略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國有經濟和各類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市委委員,市委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劉貴忠說,全市農業農村委系統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加快建設“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聚焦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打好小縣大城、強鎮帶村、強村富民貫通聯動改革以及農村產權交易體系集成改革、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革“三套組合拳”,持續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聚焦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體制機制,迭代實施“四千行動”,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融資機制,健全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探索城鄉風貌整體提升路徑,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加快建設巴渝和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焦探索首創性、差別化改革,加快打造新時代“巴渝糧倉”,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節臍橙巴渝特色名優“土特產”金名片以及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三大標志性成果”,推動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西部地區前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成果
全會指出,要充分運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過程中積累的重要改革經驗,注重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市委委員、黔江區委書記徐江表示,黔江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務實的舉措,尊重民意、匯聚民心、集中民智,加強與更多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合作,加快完成渝湘高鐵建設、煙廠易地技改等事關黔江長遠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持之以恒抓好創業就業、“一老一小”、社會保障等工作,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市委委員、墊江縣委書記毛平表示,墊江將堅決對標對表、對接承接好市委改革部署,切實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同時立足渝東新城新定位,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聚焦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難點,系統重塑體制機制,切實謀劃細化推出一批改革破題的平臺、載體和抓手。深入踐行“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理念,以改革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積極探索教師隊伍人事制度改革、醫療衛生領域改革等系列改革,打造更多具有辨識度標志性改革成果。
市委委員,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江夏說,市水利局將聚焦完善國家重大戰略落實機制,推動水網骨干工程建設,強化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構建均衡立體的水資源配置體系,持續推進改革、增進民生福祉。聚焦健全韌性城市建設體制機制,優化防洪工程體系,持續提升洪水調蓄能力、洪水風險防控能力,構建安全韌性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聚焦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加快數字水利體系建設,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構建安全智慧的數字水利保障體系。聚焦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加強水資源管理與保護,開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完善山水融合的水生態保護治理體系。聚焦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建立多元水網建設融資機制,創新城鄉供水新機制,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構建開放共享的水經濟市場體系。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繼東表示,企業將全面深化改革,鞏固拓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成果,以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聚焦“安全、便捷、綠色、優質、高效”導向,加快打造一體化綜合交通客運體系,持續鞏固提升地面公交、軌道交通、樞紐站場、市域鐵路一體化發展格局。同時加速TOD站城一體協同發展,推進剩余空間打造和“廣通商”挖潛增收,加快單軌產業、智慧公交“走出去”,推進集團“1262”數字化轉型整體架構落地。
堅持全面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全面提升黨的領導力組織力保障改革目標實現
全會指出,要突出以黨建促改革、以改革強黨建,全面提升黨的領導力組織力保障改革目標實現。
市委委員、奉節縣委書記張果表示,奉節縣將圍繞打造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加快探索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新路子。進一步突出改革突破工作導向,緊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推進觀念重塑、體系重建,做大首創性、差別化改革集成。加快打造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奉節范例,深化落實“885”工作體系,迭代升級縣領導全面聯系鄉鎮(街道)工作等機制,全面提高黨的領導力組織力;縱深推進“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在構建山地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深化美麗重慶建設奉節實踐、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上打造更多具有奉節辨識度、全市影響力的改革品牌。
云陽縣委書記陳道彬說,云陽將把堅持黨建統領要求貫穿融入深化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深化“理響云陽”基層理論武裝工作體系,辦好“智薈興云”大課堂,開展“三破三興”轉作風促發展專項行動,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統籌推進全縣各級黨組織建設,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知責、擔責、履責,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加快構建“一地三區兩城”的現代化新云陽發展新圖景,為奮力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云陽力量。
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總編輯張倵瑃說,要宣傳好、闡釋好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全媒體矩陣優勢,報道好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生動實踐;報道好全市在加快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數字賦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等方面形成的改革成果,大力創制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溫度的全媒體產品,為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